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包海胆粽
端午将至,又到了划龙舟、包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的日子。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象征之一,因各地风俗不同,制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艺也不相同。在大鹏新区南澳,用几片芒叶、一勺泡好的糯米、一条上好的五花肉、精心挑选炒香的配料、再加一勺新鲜的海胆,就变成了入选深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南澳海胆粽,这是深圳南澳独特专属的风味,也是独具特色的“深圳味道”。
属于深圳味道的南澳海胆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南澳一直流传着‘餐餐食海胆’这样一句俗话,这也是表达了南澳人与海胆之间的渊源。”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长妹表示,深圳大鹏半岛南澳盛产海胆,端午节前后制作海胆粽成为了南澳人的习俗。
2004年,张长妹在端午佳节时,制作了很多海胆粽赠送给亲友,亲友品尝后好评不断,甚至提出想要购买,于是张长妹开始思考将海胆粽做成一门“生意”。2005年,张长妹第一次尝试将海胆粽从当地人的家中搬到了市场上,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竟然卖了2万多条。此后,张长妹不断推进海胆粽的发展。在她的带动下,许多餐馆也陆续加入到售卖海胆粽的行列中。海胆粽逐渐走出南澳,成为外界了解南澳的一张美食名片。
2019年1月29日,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被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政府正式列入大鹏新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南澳海胆粽正式入选深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11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与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深圳伴手礼”名录,南澳海胆粽被选入其中。
海胆粽成为南澳美食名片
海胆粽一口咬下去鲜而不腥,馅料十足,有五花肉的油香,还伴有芒叶的清香在里面,味道非常独特。
海胆粽的制作并不复杂,先将两片芒叶一横一竖放好,再依次放进泡好的糯米、一条上好的五花肉和炒料,最后盖上满满一勺黄澄澄的海胆,卷成规整的长圆形,用咸水草捆裹结实,一条海胆粽才算制作完成。“包海胆粽所使用的芒叶,要到海拔200多米的山上去找,而且需要早上日出时摘下,这样更为清香。”张长妹说。
海胆粽制作完成后,就要把它放入特制的蒸锅里,蒸煮4个小时后,便可以端上饭桌食用。张长妹向记者介绍,“当地人几乎都会包海胆粽,小时候我就常常用沙子代替糯米来练习包海胆粽。”
而说到海胆粽的独特之处,最重要的就在于它的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鹏湾海域特产的紫海胆,它的品质和新鲜程度决定了海胆粽的“鲜”,其次就是在炒料之中。张长妹表示,“炒料里有花生碎、虾米、圆葱等,还有的在里面加入瑶柱,提味提鲜。而且一斤海胆一般可以包20条海胆粽,每条海胆粽里的海胆差不多有半两,吃的时候几乎每一口都能吃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大家品尝到更多的海胆美食,张长妹还带领着她的团队,利用本土盛产的紫海胆,经过三年多的研发,推出了新品“海胆月饼”等海胆产品。海胆月饼一经推出,在南澳当地便大受欢迎,每年都有不少食客前来购买,甚至成为大鹏半岛居民中秋最具特色的“伴手礼”。
推动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传承
日前,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张长妹带着南澳海胆粽亮相文博会T8分会场,以其独有的“深圳元素、深圳味道”入选“深圳手信”品牌,并于现场举行品牌签约与授牌仪式。
在文博会大鹏展厅南澳海胆粽展台前,精心设计的手信礼盒,现场展示的南澳海胆粽制作吸引了不少观展市民观看。“正好端午节快到了,在这里看到具有深圳特色的南澳海胆粽,就想给家里人带回去尝一尝。”来逛展的刘女士表示。
此外,为了推动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020年,在南澳办事处的支持下,张长妹领头成立了深圳首个“传承非遗妇女微家”,不仅使得非遗技艺可以传承下去,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家庭妇女就业等问题。“我希望将来南澳海胆粽不光是当地的一个特色,还可以成为深圳的特色,未来能在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各地去推广。”张长妹表示。文/图 李艺戈 颜业宏 蒋佳元
标签: